loader
Blog Image

TAID專業講座|如何避免室內設計裝修糾紛

為協助室內設計產業建立更健全的專業溝通與風險控管機制,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(TAID)於114年8月14日(週四),在本會舉辦「 TAID專業講座 | 調解鑑定停看聽 」,邀請兩位經驗豐富的鑑定專家——趙志元與黃珮瑄擔任主講講師,吸引眾多理監事、委員及會員熱烈參與,本次含講師有60位會員參加,現場互動熱絡,氣氛熱烈。

圖片說明:TAID公會理事長謝坤學

實務經驗傳授 從鑑定現場看見問題根源

本場講座聚焦於設計裝修過程中常見的紛爭類型,兩位講師皆以多年來參與的鑑定與調解案件為例,綜合歸納常見裝修紛爭樣態,提供各種樣態具體發生的可能性、如何應對、預防建議以及實務對策。
趙志元講師從專業鑑定人的角度,藉由案例分享鑑定過程中遇到現場施工落差、如何找出問題點、問題修繕等常見主雇雙方爭議點,強調設計階段的溝通紀錄與圖說完整性以及潛在問題的預防與監督,是後續避免爭議的重要關鍵。黃珮瑄講師則進一步指出,許多糾紛往往源自雙方對責任範圍的理解落差、契約不明、圖說模糊等議題,設計師應建立基本的法規意識,並善用合約條款保護自身權益。


圖片說明:TAID鑑定委員會 講師趙志元建築師

一、避免延誤,從管理抓起
裝修工期一延再延,是最容易引發爭議的地雷。由於很多延誤其實是管理問題,不是技術問題,比如工班安排不當、人力不足、材料延遲等,都是可預防的狀況。講師建議設計師應制定清楚的施工排程表,並於合約中載明「變更設計」對工期的影響與責任歸屬,才能避免業主與廠商互相指責。
二、變更設計需書面確認
裝修途中最常見的情況是「追加減項」。例如,業主臨時要求加裝收納櫃,或現場發現設計無法落實。這些變更一定要雙方書面確認,金額與工期影響都要說清楚,避免事後爭議。講師提醒,設計師務必讓業主了解設計變更的實際影響,透明溝通是最好的保險。
三、圖說完整是溝通關鍵
設計圖是設計與施工的橋梁,圖說不清,執行容易跑偏。因為看過太多糾紛是因為圖上沒畫清楚,或設計師跟工班沒對齊,因此建議設計師在開工前,務必與施工單位進行詳細圖面會議,並針對可能的現場變數做預先評估,降低誤解風險。



圖片說明:TAID鑑定委員會 講師黃珮瑄副主委


四、報價誠實透明,避免後續扯皮
「先低價搶案,再追加一堆項目」的情況屢見不鮮,不只讓業主反感,也損害整體產業形象。講師強調報價單要詳細,包含材料、工項、品牌規格,才能避免後續扯皮。建議業主在選擇設計公司時,也應注意是否有完整報價與契約內容,不只是看總價。
五、訂立契約,是彼此的保障
很多糾紛源自沒有簽正式合約,或契約條款太簡略。有鑑於契約不是不信任,是保障彼此權益,因此一份合格的裝修合約,應包含付款進度、工期、保固年限、驗收標準、變更程序等,並盡量避免只有口頭協議的情況。
六、驗收與保固要有共識
裝修完工後的驗收與保固也是常見紛爭點,若雙方對「什麼算達標」沒有共識,很容易演變成互不妥協的局面。講師建議,最好於合約中明列驗收方式(如依照圖說、實體樣品等)與保固年限,若有爭議,也能提供評估依據。


圖片說明:TAID鑑定委員會 主持人尤彥斌主委

會員熱情參與 反應熱烈盼續辦
本次講座讓與會者收穫滿滿,現場互動熱絡,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(TAID)也希望藉此推廣更具透明度與專業性的設計流程,減少業界因糾紛產生的信任裂痕。面對室內設計裝修的複雜過程,設計師與業主只要多一分準備,就能少一分風險。預防糾紛的最好方法,就是在開始前把話說清楚、寫明白。



 



    <